车厢里,布莱索正托着下巴,目不转睛的看着洛丽塔夫人手里的骨灰盒,若有所思的问道:
“燕子,你真的认为他死了吗?”
“当然,他甚至已经为我们准备了骨灰盒。”燕子撇撇嘴,看了看手中黑色的物件。
“你好像并不伤心?”布莱索好奇的打量着燕子。
“不,当然不会,他只是一个神秘的过客而已。”
燕子的神情很平静,平静的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我原本以为,你会和他发生些什么,”布莱索托着下巴的脸很执着的盯着燕子的脸庞,“我有一种奇特的直觉,觉得他并没有死,我甚至想过,以后你们会成为一对恋人。”
“也许吧!”
随着马车的开动,燕子打开了手中的骨灰盒,车辙碾过宽阔的贝当路,一抹细碎的粉末从车窗飘落下来。一阵风吹过,粉末像银沙般飘散在了空中,渐渐嫋无踪影
1936年4月,南京。
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南京琵琶巷街口却飘来了一阵毛毛细雨,巷口一个靠在墙上晒太阳的老妇人很自然的从背后撑开纸伞,继续着手里的活计。
旧时琵琶巷路中间有一水沟,上覆青石,石质有松有密,且厚薄不一。雨天行人着木屐踏走其上,叮咚作响,如奏琵琶,就有了琵琶巷的美称。
不过,现在巷口传来的却是一阵皮鞋的塔塔声,老妇人摆弄着手里正在制作的木屐,摇头自语道:“现在哦,穿鞋都兴皮鞋,我这木屐,一年都卖不出两双,恐怕是要失传喽!”
“请问,这里是琵琶巷吗?”
一个温和的声音传来,老人抬起头,打量了一眼面前的年轻人,这年轻人身穿长衫,手提皮箱,一双皮鞋上覆满了灰尘,一看就是从外地归来的旅人。
“原先是叫琵琶巷的,不过现在改叫皮鞋巷了。”老人摇摇头说道。
男子笑了一下,脱下了脚下的皮鞋,一下子扔到了一旁的水沟里,然后弯下腰,将老妇手里的那双木屐套在了脚上。
木屐有些小,但那年轻男子却毫不在意,放下一张法币后,趿拉着木屐向巷口第三户人家走了过去。
那是一座很小的院子,里面长着一株杏树,向外散发着阵阵清香,而杏树的下面,一个面容恬静的女子,正轻轻的将茶壶里的水浇到刚刚结了花蕾的栀子花上。
她的动作是那样的轻柔,似乎生怕打扰了正在含苞待放的花朵,直到门口传来木屐的叮咚声,才诧异的转过头。
咚!
茶壶掉在了地上,女子的笑容,却像栀子花一样绽放开来.
PS:《潜行1933》完,《潜行1937》有缘再见。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还有建议我继续写的朋友,好意我心领了。
其实,要写,肯定能写,真那么做的话,日本的情节再展开20万字一点问题都没有。
但这种状态下,质量就很难保证了,我难受,大家也难受。
我不想洽烂钱,拖着水字数混全勤什么的,如果是那样,我根本就不会续写一本已经被404了的书——至少,我还没见过被404后继续写的作者.
但404的影响显然也是巨大的,从开书的时候,我就几乎是在一种莫名的阴影下写作,束手束脚的感觉让人十分郁闷,那种感觉,就像便秘——对,就是这种感觉,还不是自己生了病,而是有个人蹲在你下面
算了,有点恶心,不说了。
现在这个结尾,其实我觉得还蛮正常的,至少不突兀,欧洲的情节,主要是为了避免国内的一些问题,顺便填以前的坑,算得上是一个篇幅较长的番外吧!
36年,雷点也多,不写也罢。
就先这样吧,今天终於可以早早睡一觉,以前经常半夜等更新的朋友们也可以早早睡一觉,大家晚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