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亡国 之君12 你的明君养成系统已上线……(1 / 2)

梁光誉来来回回打量着南流景, 口中啧啧称奇“你这个脑瓜子到底是怎么长的,连这种好主意都能想得出来。”

聪明就算了。

主要是脑子也活泛。

对于梁光誉的夸奖,南流景坦然接受了。

因为昨天姚容只是给南流景了一个思路, 现在这个具体方案是由南流景亲自制定完善的。

“那就要继续麻烦梁大人了。”

梁光誉哈哈一笑“如果是这种麻烦, 那再多点都没问题。”

他就喜欢这种有意思又能造福百姓的事情。

南流景微微一笑,意味深长道“这可是梁大人你说的。”

梁光誉还没意识到他到底给自己挖了多大的坑, 拍拍胸口,十分豪爽“没错, 是我说的。”

聊完这件事情,梁光誉也没忘了正事指点南流景练武。

南流景跟着姚容学了很多东西, 但比起习武几十年的梁光誉,他还有很多不足。

再加上梁光誉和姚容走的武功路子不同。姚容追求招式精妙,着重势的培养, 梁光誉却是大开大合, 有种沙场宿将之风。

所以南流景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

南流景对梁光誉满意, 梁光誉对南流景自然更加满意。

南流景不是他遇到的最有习武天赋的人,但一定是最有悟性的。他点出问题后,南流景总能很快理解并加以改正。

教导这种学生,实在是太有为人师者的成就感了啊。

试想一下, 现在有块璞玉放在你的面前, 你很确定, 只要用心雕琢一番,这块璞玉就必然会变成稀世奇珍,成为无价之宝。

你能忍住不去投入时间和精力吗

反正梁光誉忍不住。

一个时辰的授课结束后, 梁光誉还有些意犹未尽,不过他有职责在身,也不能在这里待太长时间。

与南流景约好了明天上课的时间, 梁光誉先行离开。

忙完手头的事务,他第一时间出宫,找到自家掌柜。

掌柜也是见识过大风大浪的人了,但当他听完梁光誉说的那套营销策略后,他的嘴巴就惊得没有再合拢过。

“如何”梁光誉得意洋洋。

他这副姿态让掌柜误会了“大人,这个方法是您想出来的”

梁光誉无语“当然不是。我像是能想出这种办法的人吗”

额掌柜暗暗吐槽,这个法子不是他家大人想出来的,他家大人干嘛要这么得意啊。

梁光誉能不嘚瑟吗

他现在在教导三皇子武艺,四舍五入,他和三皇子也算是有些师徒情分在。

徒弟如此聪明,多给他这个做师父的长脸啊

不过看着掌柜的神情,梁光誉也知道自己表现得略有些过火,不符合他平日在下人面前的威严形象。

他轻咳一声,板起脸道“行了,你退下吧。”

等掌柜一走,梁光誉哼着小曲回到后院,找到正在算账的梁夫人。

“夫君怎么如此高兴”梁夫人笑问。

梁光誉一点儿也没瞒着梁夫人,如倒豆子般将所有事情都说了。

梁夫人听完之后笑了半天。

梁光誉被她笑得摸不着头脑“夫人在笑什么。”

“夫君,三皇子殿下可还不是您徒弟呢。”

梁光誉“”

梁光誉脸色一垮,哀怨地盯着自家夫人。

梁夫人笑够了,给梁光誉奉了一杯茶水赔罪“我与夫君开玩笑呢,不过三皇子殿下真如殿下说的那般聪慧过人”

梁光誉肯定道“皓月之姿。”

“那四皇子呢”

“荧荧之光。”

梁夫人懂了。

荧荧之光,岂可与皓月争辉。

月亮一出来,谁还能注意到星星的存在呢。

“等着看吧。”梁光誉低头抿了一口茶水,“不出一月,整个京城的风俗都要为之一变。”

为何需要一个月

不是梁光誉小瞧了这个法子,而是因为他手底下的农庄还需要半个月时间,才能大批量生产出出黄金饼

在梁光誉和梁夫人的有心推动下,黄金饼配茶的吃法在京城高官贵胄之间迅速流传开来。

这些高官贵胄可是流行风向标,他们一动,触觉敏锐的商人也开始动了起来。

这会儿没有现成的黄金饼,一些商人干脆跑到了村里,给村民定金,让村民摘柿子做黄金饼,到时做好了他们再来收购。

梁家的掌柜早就核算过了成本,定下了一个比较合适的收购价格。这个价格不算高,但利润肯定是比单纯卖柿子要赚得多很多。

这些商人给的收购价格会略比梁家商铺高一两文钱。

此时刚好秋收结束,老百姓都有了空闲,自然也乐得花功夫去制作黄金饼。有些比较机灵的村民,还在附近山上找野柿子树。

老李头就是这样一个有生活智慧的人。

他在第一时间带着自家儿子儿媳上山摘野柿子树。等村里其他人也想到这个法子匆匆忙忙上山时,老李头一家人已经摘了几竹筐的柿子下山了。

忙碌了好几天,黄金饼终于做好了。

几个孙子孙女围在黄金饼旁边,一个劲盯着黄金饼看,不时咽着口水。

别说几个孩子了,就连大人看着也十分眼馋。

老李头大手一挥“这东西新奇,以前从来没听说过,咱们拿出四个,先自己家尝尝味道。”

老李头家里有八口人,四个柿饼正好分成八份,一人能吃一半。

小孙女年纪小,一拿到黄金饼就忍不住塞嘴里,下一刻,她抽了口气,激动道“爷爷,好甜啊。”

是很甜。

比蜂蜜甜,比饴糖甜,比点心甜

比他们穷尽想象,能想到的所有甜食都要甜,令人回味无穷。

几个孩子都舍不得吃太快。

穷人家的孩子很懂事,他们知道这些黄金饼是要拿去卖钱的,所以很自觉地没提出什么会让大人为难的要求。

但他们那渴望的眼神,实在是太过明显了。

老李头拍了拍几个孩子的头“今天尝尝味道就好了,等过年了爷爷再让你们吃个过瘾。”

大孙子眼睛刷一下亮了起来“爷爷,这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我们自家留十个黄金饼过年。”老李头乐呵呵道,“那些贵人过年吃黄金饼,用黄金饼来祭祖,咱们也能跟他们一样咯。”

与老李头有一样想法的村民不少。

那些糖果糕点,他们舍不得买。但黄金饼是自家做的,稍微留几个来过年,总是舍得的。

生活太苦了,总是需要给自己和家人留一些盼头。

甜蜜蜜的黄金饼就是这个盼头。

这股“黄金饼”风潮,以极快速度席卷整个京都及周边城镇,甚至随着商人的流动有向其它地方蔓延的趋势。

这一次,不再只是一个小小的长信宫。

整个京都都染上了柿饼甜腻的香味,漫天飞雪也冲不淡这股气息。

梁光誉将今天的巡逻任务布置下去,算着时间差不多了,他避开人群走去长信宫。

南流景正在热身,瞧见梁光誉走进来,笑着打了个招呼。

梁光誉等了好久,都没等到南流景问他有关黄金饼的事情,只能主动开口“你就不好奇黄金饼的推广情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