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红*卫兵(1 / 2)

邓秀宁现在, 和林琳以及林家的关系,确实好到了如果不说的话,别人发现不了她们不是血亲的程度。

之前邓秀宁说要来她后妈娘家过年, 几个伙伴还有点不理解,看到葛翠成和林振轩的态度,她们才明白了。

邓秀宁说“因为对于我来说,妈或者娘这个称呼, 不是什么好词儿。”

“为什么”金丽儿追问。

上一世的事情已经过去十多年了, 她现在已经成功认了生父, 快快乐乐,顺风顺水地过了十多年,邓秀宁心中也看开了许多,没那么不乐意提起了。

“因为我亲妈对我很不好, 我非常不喜欢她。与其说她是我亲妈,不如说她是我这一世的仇人。”

邓秀宁的语气很平淡, 可几个小伙伴听得确是惊诧不已。

蔡解放帮着邓秀宁说“当年, 邓秀宁三岁多才来到她父亲身边生活。在她亲爹回去接闺女的时候, 她妈还想用秀宁同母异父的妹妹来替她。”

这个事情,许多熟人都知道了, 蔡解放也不例外。

金丽儿闹不明白,因为她阿妈就对她很好,什么都愿意给她, 而她看到的其他阿妈,也都是很疼爱自己孩子的,所以她觉得有些难以想象。

“她为什么要那么做啊你和另外那个妹妹不都是她生的吗有什么区别”

邓秀宁只觉得金丽儿太单纯,便解释了起来,将当年那些恩怨和利益关系之类的, 都说了一下。

不仅是金丽儿听得啧啧称奇,连其他的小伙伴也听入了迷。

没想到世界上还有这么奇葩的亲妈,会那样对待自己的孩子。

“所以,我现在一喊妈或者娘之类的称呼,心里就会不舒服。在我心里,我天生觉得,被我这样称呼的人,不是个好人。”邓秀宁总结说。

这就像是心理创伤后的后遗症,很难改掉了。

此时大家也明白了邓秀宁过去的苦楚和难过,也明白了她为什么和后妈的关系那么好,却依旧只叫人家阿姨,却不肯叫妈了。

李晓红说“真没想到,邓秀宁你也有这样可怜的经历,我还以为你一直都很幸福呢”

邓秀宁说“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我现在确实挺幸福的。我爹找的后妈比亲妈好多了,这也是我的幸运。”

邓秀宁越是这种淡定的样子,反而越让小伙伴们觉得怜惜。

路上换乘了好几次不同的车,他们花了一天多的时间,终于到了村里。

一到村里,邓秀宁就带着几个人直奔自己二叔三叔家,去看堂弟和堂妹。

上一次来的时候,他们确实是去学堂念书了,只是现在学堂都不上课了,也不知道两个人在干什么。

二叔家关着门,邓秀宁敲了敲门,没人应门,倒是隔壁的门里钻出来一个人。

邓秀宁一看那头发乱蓬蓬的女孩子,怀里还抱着个小孩,就莫名觉得有些酸楚。

“大姐”那小姑娘开口叫到。

邓秀宁这才将她和自己印象里的小云对上了号“小云你一个人在家里”

邓小云有点局促地点头“是啊,我在家带我妹妹。大姐你怎么来了”

邓秀宁走上前,对她说“我来看看你和石头。走,先进你家去看看”

邓小云把她迎进了院子里,三叔家的院子里也种了菜,但是和朱凤英收拾的齐整的菜园子可差远了。

家里除了邓小云,还有一个拖着鼻涕的小男孩,邓秀宁猜这应该是邓小云的弟弟了。

那小男孩一看到邓秀宁,就害羞的藏到了门后,只露出一双眼睛打量着众人。

邓小云去水缸舀了水来给几个人喝,邓秀宁等人是不喝生水的,便拒绝了。

邓小云忙招呼说“那你们坐,我去烧开水。”

邓秀宁让其他的人先坐了,自己跟着邓小云进了烧火的房间。

现在邓小云也有十多岁了,但是看身量才岁的模样,可比当初在自己家的时候,样子要差远了。和两三年前比也差得多了。

邓秀宁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她聊了起来“这是你妹妹”

邓小云点头“是的,现在有七个月了。”

邓秀宁又问了问其他的情况,无非是三叔三婶出工去了,她一个人在家带弟弟妹妹。

“二叔家呢怎么一个人都没有”

“他们家都去上工去了,石头哥现在一个人一天能挣两工分呢别个都没他厉害。”

石头也只比小云大了不到两岁,可是因为石头是男孩子,所以干活也厉害一些。

“他家不是还有个小妹妹吗哪里去了”

小云麻利地生了火,说“当然是带去地里了,石头哥有两个妹妹了,比我妹妹还大一点。”

原来二婶三婶又前后生了女儿。

和邓小云聊着,邓秀宁算是把他们两家现在的情况弄清楚的差不多了。

“大姐,我听说现在学堂都不上课了,你们上不上啊”小云主动问起了读书的事情。

邓秀宁说“我们也不上了,学校里的学生都出去搞大串联了,没人在学校上课。”

邓小云迷惑地问“什么是大串联”

乡下信息闭塞,邓小云一个小孩子确实是没处得到消息。

邓秀宁便把大串联的事情给她解释了一下。

邓小云惊奇地瞪大了眼睛“还有那么好的事儿”

意思是免费吃住免费坐车,不用花钱之类的好事儿。

邓秀宁苦笑了一下,还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唉,我倒是希望像从前一样,好好上课,好好读书来着。”

邓小云低下头去弄火,说“我也是。”

之前因为朱凤英会给点钱补贴两个儿子,所以二叔三叔也送孩子去读书了,因为朱凤英吸取了先前的教训,还和村里一些人以及娘家人保持着联系,如果两个儿子不送孩子读书了,她立马就不给钱给他们了。

为了朱凤英的补贴,二叔三叔也还算老实。

小云和石头也着实安安心心上了几年学,直到今年发生了这个事情。

邓小云的话,让邓秀宁心里生出强烈的酸楚感来,这两个弟弟妹妹虽然不是她爹生的,可是生活在一起的那段时间,确实是很美好的。他们两个也是真的对自己这个大姐好。

想到高考恢复的时候,邓小云也十的年纪了,估计早就嫁人了,邓秀宁更心疼这个妹妹,她自己曾经在乡下做了十多年的媳妇,知道农村女人的生活有多艰辛。

“大姐,大串联可以去北京,你去过了吗”邓小云用期待的眼神看着她问。

邓秀宁点头“去过了,我给你看看我们在那里拍的照片。”

说着,邓秀宁从书包里找出自己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面夹了好几张照片,其中一张就是她在前的独照,还有一张和伙伴们的大合照。

邓小云擦了擦手,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接了过去,一双眼睛就死死地盯着照片,说“真好”

天天守在家里带弟弟妹妹的她,当然万分羡慕自己大姐,可以去那个据说有毛主席的地方,去瞻仰那个全国人民心中的圣地。

看着邓小云万分羡慕的样子,邓秀宁也恨不得能够带她去北京看看,也让她可以站在前照个相。

“以后有机会的话,你也可以去的。”邓秀宁说。

邓小云轻轻摇了摇头,依依不舍地将照片还给邓秀宁“我走不开,就算是走得开,我也不知道怎么去。大姐你去了就挺好,咱们家终于有人去过北京了,说出去都很有面子呢”

邓小云越是懂事,邓秀宁就越觉得她让人怜爱。

在邓小云身上,邓秀宁似乎看到了那个曾经如同老黄牛一般的自己。

在以前没出嫁的时候,她在梁玉莲家,也是累死累活地干,好像家里的活儿是怎么都干不完的似得。

邓小云嘴上拒绝了,但邓秀宁看得出,其实她也想像邓秀宁那样,可以读更多书,可以去北京大串联,可以站在前照相的。

正待还要说些什么,门外传来一阵响动,一个女声高声咒骂说“你又没把鸡笼关好丢了鸡我要扒了你的皮”

邓小云听到这声音,顿时慌乱了起来,站起身朝着门边走去,邓秀宁也忙跟在她身后。

三婶看到自家屋里坐了几个陌生人的时候,是有些摸不着头脑的,正要扯着嗓子骂邓小云呢,就看到邓小云带着邓秀宁从屋里出来了。

邓小云忙去鸡笼边把鸡笼关好,而三婶看到邓秀宁,表情有点讪讪的,她知道这丫头像她奶奶那样不好惹。

“三婶。”邓秀宁平平淡淡地打招呼说。

“秀宁你回来了,你奶奶没来吗这些人是”三婶面对着邓秀宁,语气就要好多了。

邓秀宁回道“奶奶没来,就我来了,这几个是我同学和朋友。”

三婶哦了一声,还冲着蔡解放他们几个笑了笑,果然对家人和对外人的态度完全不同。